兰州某部队因承担涉密通信与信息处理任务,原有机房存在电磁泄漏风险,难以满足信息安全防护要求。为确保涉密信息传输与存储安全,该部队启动屏蔽机房专项建设工程,构建具备高效电磁屏蔽能力的安全空间。
一、建设背景与核心需求
部队原有机房未采取专业屏蔽措施,存在两大隐患:一是外部电磁信号(如无线电波、雷达信号)易干扰机房内设备运行,导致数据传输错误;二是机房内部电磁信号可能外泄,存在涉密信息被截获的风险。
建设需求明确:屏蔽效能需达到国家 B 级标准(14KHz~1GHz 频段屏蔽衰减≥80dB),有效阻断内外电磁信号交互;机房需兼容服务器、交换机、通信设备等多种涉密设备,满足 7×24 小时稳定运行;配套完善的通风、供电、消防系统,在保障屏蔽性能的同时确保设备运行环境安全。
二、屏蔽机房关键建设环节
1 屏蔽壳体施工
采用 “焊接式钢板屏蔽体” 方案,墙体、天花板、地面均使用 2mm 厚冷轧钢板,钢板间通过连续焊接形成无缝整体,避免电磁信号从缝隙泄漏。地面先铺设绝缘层,再焊接钢板,防止接地不良影响屏蔽效果;墙面与原有建筑间隙填充吸波材料,进一步增强屏蔽能力。焊接完成后,用专用仪器检测焊缝密封性,确保无漏焊、虚焊。
2 屏蔽门与管线处理
安装双扇手动屏蔽门(门洞尺寸 1.2m×2.2m),门体采用紫铜包覆,门框与门体接触部位设置多道铍铜弹片,关闭时弹片紧密贴合形成导电通路,屏蔽效能与主体壳体一致。
3 配套系统建设
通风系统采用内循环模式,配备防爆风机与空气净化装置,维持机房温湿度(温度 22±2℃,湿度 50±5%);供电系统接入双路市电与 UPS 电源,保障设备不间断运行;消防系统选用洁净气体灭火装置,避免灭火过程损坏电子设备,且不影响屏蔽层性能。
三、工程验收与应用成效
1 严格验收标准
验收阶段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,依据《军用电磁屏蔽室通用技术要求》测试:在 14KHz~1GHz 频段,屏蔽效能实测值达 85~100dB,优于设计标准;检测门体关闭后的接触电阻<5mΩ,确保导电连续性;模拟强电磁干扰环境,机房内设备运行稳定,数据传输无异常。
2 应用成效
屏蔽机房投入使用后,实现三大成效:一是彻底阻断内外电磁信号交互,涉密信息传输与存储的安全性显著提升;二是外部电磁干扰对设备的影响消除,服务器、通信设备运行故障率下降 70%;三是为部队新增涉密设备提供了合规安装空间,满足未来 3~5 年的信息化建设需求。
该工程通过科学设计与精细施工,打造了符合军事信息安全标准的屏蔽机房,为部队涉密信息系统提供了可靠的物理防护,也为同类军事设施的电磁屏蔽建设提供了实践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