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泉某部队原有物资库室采用传统人工管理模式,存在物资清点耗时、库存数据滞后、取用效率低等问题,难以满足快速响应的后勤保障需求。为提升库室管理效能,该部队启动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,建成集 “智能存储、精准管控、高效调度” 于一体的现代化库室。
一、改造背景与核心痛点
部队库室主要存储战备物资、装备配件、被装等物品,原有管理模式存在明显短板:库存依赖人工记账,易出现 “账物不符”,某次紧急拉动中发现 3 件装备配件实际数量与记录偏差;物资堆放密集,缺乏分区标识,取用需逐架查找,平均耗时 15 分钟 / 件;库室温湿度靠人工调节,部分精密仪器因受潮影响性能。
升级改造的核心目标明确:实现物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,库存数据实时更新;优化存储布局与取用流程,将单件物资取用时间缩短至 5 分钟内;通过环境智能调控,保障物资存储质量,降低损耗率。
二、智能化改造关键措施
1 存储与标识系统升级
库室按 “战备物资区、常用物资区、精密仪器区” 重新分区,采用立体货架与智能货柜结合的存储模式:重型战备物资存放于带电动升降功能的立体货架,通过叉车配合存取;小型配件放入智能货柜,货柜内置 LED 指示灯,取用时有灯光指引。
为每件物资粘贴 RFID 电子标签,标签存储名称、规格、入库时间、存放位置等信息,配合库室入口的 RFID 识别门,实现物资进出自动登记,避免人工漏记。
2 智能管理系统部署
引入库室智能管理平台,整合三大功能模块:库存管理模块支持扫码入库、出库登记,自动更新库存数据,生成短缺预警(如某类被装低于阈值时自动提醒补充);智能检索模块可通过名称、编号快速定位物资位置,在电子地图上显示货架编号与货位;统计分析模块自动生成月度盘点报表、物资周转率分析,为采购计划提供数据支持。
3 环境与安防系统优化
安装温湿度传感器与智能空调、除湿机联动,当精密仪器区湿度超过 60% 时,除湿机自动启动,保持环境参数稳定(温度 15-25℃、湿度 40-60%)。
安防方面新增红外摄像头与振动传感器,非授权人员进入或物资异常移动时,系统自动报警并联动照明系统,确保库室安全。
三、改造成效与应用场景
1 管理效能显著提升
升级后库室实现 “三大转变”:库存数据准确率从 82% 提升至 99.5%,人工盘点时间从 3 天缩短至 4 小时;单件物资取用时间降至 3 分钟,紧急拉动时物资集结效率提升 60%;精密仪器因环境问题导致的损耗率从 10% 降至 1.5%。
2 典型应用案例
在一次跨区域演练中,智能化库室发挥关键作用:指挥中心通过管理平台远程查询所需物资库存,生成取用清单;库管人员根据智能指引快速备货,20 分钟内完成 50 件物资的清点与出库,较改造前节省 1 小时,保障了演练按时展开。
此次升级改造通过技术赋能打破传统管理瓶颈,不仅提升了库室日常管理效率,更强化了应急保障能力,为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了可靠的物资支撑,也为同类库室智能化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