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案例
中联,让智慧融入你的生活!着力打造西北地区智能化系统的服务者!
武威某部队指挥调度中心新建项目纪实
发布日期:2025-07-30    浏览量:

武威某部队原有指挥场所设备老旧、信息孤岛严重,难以满足多兵种协同作战与应急指挥需求。为构建 平战结合、全域感知、高效协同的指挥体系,该部队启动指挥调度中心新建项目,历时 6 个月建成集指挥、通信、研判于一体的现代化指挥中枢。

一、建设背景与核心痛点

原有指挥模式存在三大瓶颈:指挥大厅面积仅 80 平方米,最多容纳 10 人会商,无法满足多部门联合指挥;各业务系统独立运行(如通信、情报、后勤系统数据不互通),指挥员需切换多台设备查看信息,决策效率低;应急响应时,依赖电话、对讲机传递指令,信息传递滞后且易失真,某次演练中因指令传达延误导致处置时间增加 20 分钟。

新建项目的核心目标明确:打造 500 平方米综合性指挥大厅,满足 30 人同时会商;构建一体化指挥平台,整合 12 类业务系统数据;实现指令快速下达、态势实时更新、资源一键调度,将应急响应时间缩短 50%

二、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关键环节

1 硬件设施与空间布局

大厅采用 三区联动布局:指挥决策区配备 12 ×2.5 LED 高清大屏(分辨率 4K),支持多画面分割显示,搭配 10 个触控操作台;会商研判区设置圆形会议桌,配备 24 台平板电脑,支持实时标注与数据共享;设备机房部署服务器集群、通信机柜,通过防静电地板与精密空调保障设备稳定运行。

配套设备聚焦实战需求:安装 4K 视频会议系统,支持与上级单位、野外驻训点实时连线;配备北斗定位终端与短波电台,确保复杂环境下通信畅通;部署声纹识别门禁,仅授权人员可进入核心区域。

2 一体化指挥平台开发

平台整合三大核心功能:态势融合模块,接入卫星遥感、无人机侦察、地面监控等数据,生成全域动态态势图,可叠加兵力部署、装备状态等信息;指令流转模块,支持文字、语音、视频多方式下达指令,自动记录下达时间、接收人及执行反馈,形成闭环管理;资源调度模块,一键查询周边兵力、物资、医疗等资源分布,点击图标即可完成调配申请与审批。

平台通过数据接口与 12 类业务系统对接,解决 信息孤岛问题:如调用后勤系统数据可实时查看物资库存,接入装备系统可掌握车辆、武器的完好率,数据更新延迟控制在 30 秒内。

3 系统联调与压力测试

联调阶段重点验证协同性:模拟 边境突发事件场景,测试平台能否快速调取事发地地形、周边兵力数据,指令从下达至基层部队的响应时间需≤5 分钟(实测 4 20 秒);测试多系统并发运行稳定性,同时接入 100 路监控视频、50 个终端数据时,平台无卡顿、延迟。

压力测试模拟极端情况:连续 72 小时高负荷运行(数据传输量达日常 3 倍),服务器 CPU 占用率稳定在 60% 以内;切断主通信链路后,备用卫星链路在 15 秒内自动切换,确保指挥不中断。

三、项目应用成效与典型场景

1 指挥效能显著提升

中心投用后,实现三大突破:多系统数据融合使指挥员获取信息时间从 30 分钟缩短至 5 分钟;应急响应时间从原来的 40 分钟压缩至 18 分钟,达到预期目标;联合指挥时,各部门协同效率提升 60%,避免重复请示、多头指挥。

硬件设施满足多样化需求:LED 大屏可同时显示 16 路画面,某次跨区演练中,同步展示地形、兵力、气象数据,辅助快速制定部署方案;视频会议系统实现 零延迟连线,解决了野外驻训点汇报难问题。

2 典型应用场景

在一次抗洪抢险演练中,指挥平台实时显示险情区域水位、堤坝状况,自动匹配附近 3 支救援队伍与 20 台装备,指挥员通过触控操作台下达调度指令,15 分钟内首批救援力量抵达现场,较传统模式提前 40 分钟;事后通过平台复盘功能,还原指令流转全流程,为优化预案提供依据。

该指挥调度中心通过 硬件 + 软件的深度融合,实现了指挥模式从 经验驱动数据驱动的转变,为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了坚实支撑,也为同类指挥场所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网站首页| 解决方案| 工程案例| 服务与支持| 信息资讯| 关于中联
如有需要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
4000931629
  • 微信二维码
  • 抖音二维码
  • 公众号二维码
Copyright © 版权所有:甘肃中联威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    ICP备案:陇ICP备16003724号-5    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2442号
甘肃中联威视从事智慧军营系统,安防监控系统,视频监控系统,智能弱电系统,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,建设,运维为一体,公司和海康威视,华为,大华等诸多企业建立了良好合作,公司在西宁,银川,平凉,天水设立分公司,在酒泉,嘉峪关,陇南等地设有办事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