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酒泉某部队营区规模大、人员类型多(包括官兵、文职人员、家属、访客等),日常管理涉及门禁出入、物资领取、餐饮消费、训练考勤等多个环节。传统管理模式下,各类业务需使用不同凭证(如出入证、饭票、物资领用单等),不仅流程繁琐,还存在信息孤岛问题,数据统计分析困难,难以满足智慧军营精细化管理需求。为此,该部队引入智慧 “一卡通” 系统,通过一张智能卡整合多元功能,实现军营管理的智能化、一体化升级。
一、项目背景与管理痛点
1.1 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
传统管理中,人员出入营区需出示纸质证件,人工核验效率低且易出现冒用情况;物资领用采用手写登记,耗时较长且数据难以追溯;餐饮消费使用实体饭票,易丢失、破损,结算统计繁琐;训练考勤依赖人工点名,存在代签、漏签等问题。各部门数据独立存储,缺乏统一管理平台,管理人员需在多个系统间切换查询信息,工作效率低下,难以形成管理合力。
1.2 系统建设的核心需求
针对上述痛点,智慧 “一卡通” 系统建设需实现三大目标:一是整合功能,将身份识别、门禁出入、消费结算、考勤签到、物资领用等功能集成到一张智能卡,实现 “一卡通用”;二是数据互通,打破部门信息壁垒,构建统一管理平台,实现人员、物资、消费等数据的集中管理与分析;三是提升效率,通过自动化核验、智能化统计,减少人工操作,提高管理精准度,为军营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。
二、系统建设与功能配置
2.1 智能卡与硬件设备部署
采用军用级加密智能卡作为载体,内置 CPU 芯片和射频模块,具备防复制、防篡改特性,卡面印刷人员照片、姓名、编号等基本信息。硬件设备方面,在营区出入口、办公楼、宿舍楼、训练场、食堂、物资仓库等区域部署读卡器、闸机、消费终端、考勤机等设备:门禁处采用人脸识别 + 刷卡双重验证,确保身份准确;食堂和超市安装消费终端,支持刷卡消费和余额查询;训练场和会议室配备考勤机,实现训练、会议签到自动化;物资仓库部署读卡器,关联物资管理系统,记录领用信息。
2.2 管理平台与功能模块
搭建智慧 “一卡通” 管理平台,涵盖六大功能模块:身份管理模块,存储人员基本信息、权限等级,支持信息录入、更新、注销;门禁管理模块,设置不同区域的出入权限(如涉密区域仅限特定人员进入),记录出入时间和频次;消费管理模块,处理充值、消费、退款等业务,生成消费报表;考勤管理模块,自动统计训练、会议的出勤情况,识别迟到、早退等异常;物资管理模块,关联物资库存,记录领用明细,实现物资流向追踪;数据分析模块,对人员活动、消费趋势、物资消耗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,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。
2.3 安全与集成设计
系统采用军用级加密算法,确保卡片信息和数据传输安全,防止信息泄露和伪造;支持与营区现有指挥系统、安防系统对接,当人员刷卡进入涉密区域时,自动触发监控系统重点录像;设置多级管理权限,不同部门管理人员只能查看和操作权限范围内的数据,保障信息安全。同时,系统具备离线工作能力,在网络中断时,终端设备仍能正常识别卡片信息,网络恢复后自动同步数据,确保管理不中断。
三、实施过程与应用场景
3.1 分阶段实施与推广
项目实施分为三个阶段:第一阶段完成平台搭建和核心区域设备部署(如营区大门、食堂、办公楼),针对官兵进行系统测试和培训;第二阶段扩展至训练场、物资仓库、家属区等区域,纳入文职人员和家属信息;第三阶段实现全营区覆盖,优化系统功能,制定管理细则,组织全员使用培训,确保系统顺畅运行。
3.2 典型应用场景
在日常出入管理中,官兵刷智能卡并配合人脸识别即可快速通过营区大门,系统自动记录出入时间,陌生人无卡尝试进入时,闸机自动锁定并报警;食堂就餐时,刷卡即可完成消费,终端实时显示余额,每月自动生成消费报表,方便后勤部门统计食材消耗;训练考勤时,官兵在训练场读卡器处刷卡签到,系统自动统计出勤人数和迟到情况,数据实时同步至训练管理系统,减少人工记录工作量;物资领用时,刷卡后系统自动关联领用人员和物资信息,确保物资去向可追溯,避免丢失浪费。
四、应用成效与管理价值
4.1 管理效率显著提升
系统投入使用后,营区出入核验时间从每人 1 分钟缩短至 10 秒,日均通行效率提升 80%;餐饮结算和考勤统计实现自动化,后勤和训练部门的人工工作量减少 60%;物资领用流程简化,平均耗时从 5 分钟缩短至 1 分钟,数据追溯准确率达 100%。各部门数据实时互通,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可快速查询所需信息,工作效率大幅提高。
4.2 管理精细化水平提高
通过数据分析模块,部队能精准掌握人员活动规律、消费习惯和物资消耗情况,为食材采购、物资储备、训练安排提供科学依据。例如,根据训练考勤数据优化训练计划,根据消费数据调整菜品搭配,实现资源合理配置。同时,系统对异常情况(如频繁出入涉密区域、消费异常波动)的自动预警,有助于及时发现管理漏洞,防范安全风险。该系统的应用为军营管理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,推动管理模式从 “粗放式” 向 “精细化” 转变,为智慧军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