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银某部队原有传统机房使用超 10 年,存在 “空间利用率低、设备兼容性差、运维难” 等问题 —— 服务器与通信设备分散部署,线缆杂乱致故障排查难;空调、供电系统老化,能耗高且稳定性不足,难满足战备数据存储与指挥通信需求。为此,部队启动模块化机房建设,通过 “标准化模块、一体化集成、智能化管理”,构建适配战备的高效机房系统。
一、项目核心需求与方案设计
1、需求分析
(1)快速部署:战备对机房建设周期要求严,需 “模块化拼装,1 个月内完成部署”,缩短传统机房 3-6 个月的建设周期;
(2)高可靠性:承载指挥系统、数据存储等核心业务,需全年运行故障率≤0.5%,供电、制冷系统具备冗余能力,避免单点故障中断业务;
(3)灵活扩展:支持后期按需扩展机柜、供电容量,且扩展不影响现有设备运行;
(4)低耗运维:原机房 PUE 值 1.8,需优化至 1.4 以下,同时简化运维流程,减少人工投入。
2、方案设计
(1)模块划分:分为 “服务器、供电、制冷、监控” 四大标准化模块,工厂预制生产,现场拼装对接;
(2)硬件配置:服务器模块设 20 个 42U 标准机柜,供电模块用 100kVA 双路 UPS 冗余供电,制冷模块配 ±1℃精确控温行间空调,监控模块部署动环监测系统;
(3)兼容性设计:模块接口标准化(供电、网络接口),支持多品牌设备接入,预留 20% 扩展空间。
二、核心模块建设与实施细节
1、核心模块功能落地
(1)服务器模块:高效承载核心设备
① 机柜布局:“冷热通道隔离” 设计,机柜面对面、背对背排列,冷通道封闭,提升制冷效率;
② 线缆管理:配备线缆管理器,电源与网络线缆分类敷设、标识清晰,故障排查从 4 小时缩至 30 分钟;
③ 安全防护:机柜带电子锁与门磁传感器,非法开启报警,同时装气体灭火系统,保护设备。
(2)供电与制冷模块:保障稳定运行
① 供电模块:双路 UPS 冗余,一路断电自动切换(≤10ms),蓄电池组支持核心设备运行 4 小时以上;
② 制冷模块:行间空调贴近机柜,精准降温,能耗比传统机房低 30%,且能按热负荷自动调风量与温度。
(3)监控模块:智能化运维
① 全参数监测:部署温湿度、电流、电压、烟雾传感器,数据可视化展示,支持手机 APP 远程查看;
② 自动预警处置:异常时触发声光报警并推送信息,同时自动启动应急措施(如高温加大空调风量)。
2、实施关键步骤
(1)工厂预制:模块在工厂完成安装、接线与测试,确保出厂性能达标;
(2)现场拼装:清理场地后,按 “基础模块(供电、制冷)→业务模块(服务器、监控)” 顺序拼装,7 天完成对接;
(3)系统调试:测试模块协同运行,模拟断电、设备故障,验证冗余与应急能力;
(4)人员培训:开展 2 期运维培训,覆盖设备操作、故障排查、应急处理,确保独立运维。
三、实施成效与战备价值
1、提升运行可靠性与效率
(1)故障率降低:运行至今无供电、制冷故障导致的业务中断,核心设备稳定性达 99.95%;
(2)部署提速:模块出厂至投用仅 25 天,比传统机房周期短 70%;
(3)能耗下降:PUE 从 1.8 降至 1.35,年省电费约 5 万元。
2、优化运维与扩展能力
(1)运维成本降 50%:智能化监控减少巡检(每日 2 次→每周 1 次),故障排查缩 80%,月省 40 运维工时;
(2)灵活扩展:新增 8 台服务器时,加装机柜对接接口即可,不中断现有业务。
3、适配战备与信息化发展
(1)战备响应快:供电、制冷高冗余,极端情况(断电、高温)仍维持核心业务,支撑指挥;
(2)信息化适配强:标准化模块支持后续接入云计算、大数据设备,奠定智慧军营基础。
四、后续运维与优化规划
1、日常运维:建立 “日监控、周巡检、月维护” 制度,每日查数据,每周检连接,每月维护 UPS 电池、空调滤网;
2、功能优化:计划加 “AI 能耗优化” 模块,自动调制冷、供电策略,将 PUE 降至 1.3 以下;
3、安全升级:对接营区安防系统,机房门禁报警联动营区声光报警,提升防护等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