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全球积极推进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,军队作为国家重要力量,积极践行低碳理念,推动能源管理向绿色化转型。军营充电桩作为新能源军用车辆的核心配套设施,其绿色化升级不仅是响应国家低碳战略的重要举措,也是提升军队后勤保障可持续性的必然要求。低碳理念正驱动着军营充电桩在能源结构、设备效能、管理模式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。
一、军营充电桩绿色化升级的必要性
(一)国家战略要求
我国明确提出 “双碳” 目标,军队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,积极参与低碳行动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。军营充电桩的绿色化升级有助于降低军队碳排放,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,推动军队能源结构向清洁化、低碳化转变,契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。
(二)能源成本控制
传统电网供电的军营充电桩,在用电高峰时段成本较高,且受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大。通过绿色化升级,引入可再生能源,可降低对传统电力的依赖,优化用电成本。同时,高效节能设备的应用也能减少能源浪费,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。
(三)环境友好需求
军营驻地周边生态环境需要得到有效保护。绿色化升级后的充电桩,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,也能降低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、电磁污染等,实现军事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,提升军队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形象。
二、军营充电桩绿色化升级路径
(一)可再生能源融合
1. 太阳能光伏系统集成:在军营闲置屋顶、空旷场地安装太阳能光伏板,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,为充电桩供电。通过配置储能装置,实现太阳能的稳定存储与按需释放,提高能源自给率。例如,在光照充足的地区,太阳能光伏发电可满足部分充电桩 30% - 50% 的用电需求 。
2. 风能发电补充: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军营区域,建设小型风力发电设施。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形成互补,确保在不同天气条件下都能为充电桩提供清洁能源,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。
(二)高效节能设备应用
1. 高转换效率充电桩:选用具备高电能转换效率的充电桩设备,降低充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。新型充电桩采用先进的功率器件和优化的电路设计,电能转换效率可提升至 95% 以上,相比传统充电桩大幅减少能源浪费。
2. 智能休眠与唤醒技术:为充电桩配备智能控制系统,在无车辆充电时自动进入休眠状态,降低待机功耗;当车辆接入时,快速唤醒设备,实现高效充电。该技术可使充电桩待机能耗降低 80% 以上。
(三)智能能源管理优化
1. 能源调度系统:搭建智能能源管理平台,实时监测充电桩的用电情况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以及储能系统状态。通过智能算法,优先使用太阳能、风能等清洁能源为充电桩供电,不足部分再由电网补充,实现能源的优化调度。
2. 需求侧响应: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,在电网高峰时段,通过智能管理平台调整充电桩的充电功率或时间,降低用电负荷;在低谷时段增加充电量,充分利用低价电力,减少用电成本的同时,缓解电网压力。
三、绿色化升级的发展趋势
(一)全生命周期低碳化
未来军营充电桩的绿色化升级将贯穿设备生产、安装、使用、报废的全生命周期。从生产环节选用环保材料、优化制造工艺降低能耗,到报废阶段实现设备的回收再利用,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。
(二)与绿色军营生态融合
充电桩的绿色化升级将与军营整体绿色生态建设深度融合。与绿色建筑、雨水收集系统、生态绿化等协同发展,形成一个有机的绿色生态体系,进一步提升军营的可持续发展水平。
(三)数字化赋能绿色升级
借助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,实现对充电桩及相关能源设施的精准管理。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能源配置方案,预测设备故障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推动充电桩绿色化升级向智能化、精细化方向发展。
低碳理念引领下的军营充电桩绿色化升级,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。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,军营充电桩将在保障军事能源供应的同时,为实现国家 “双碳” 目标贡献力量,推动军队后勤保障向绿色低碳、可持续方向迈进。